军用越野车大盘点:各国品牌竞相角逐
87 2025-04-10
本人了解中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学位论文并根据国家或湖南省有关部门规定送交学位论文,允许学位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
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
众提供信息服务。
作者签名:超堡
导师签名
,
日期:卫生年.1月j日
硕十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第一章绪论
当代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是一场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作战,军
用越野车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装备。特别是高机动性能的轻型越野车,不但能够
很好的保障战场人员输送及后勤物资的供给,而且战时还可以直接装备各种轻型
武器,给敌方战斗目标施以出其不意的打击;更重要的是其自身目标小,容易伪
装,具有很高的机动越野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摆脱敌方武器的打击,具有较
高的战场生存能力。因此军用轻型越野车成为各国发展军用装备的重点。随着我
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深入和各军事强国陆续开发并装备了新型的轻型越野车,
中央军委也开始重视研制和开发国产高性能的军用越野车,特别是在“政治合格、
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新时期军队建设总要求下,我国
军用轻型越野车的发展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批批高性能的军用轻型越野车
如东风“猛士"等纷纷研制成功并陆续装备军队。
1.2军用轻型越野车的发展状况
1.2.1世界军用轻型越野车的发展状况
如果以大规模地面战为指导,主战坦克、步兵战车和武装直升机占据主导地
位的半个世纪冷战比作现代陆军“重骑兵’’时代,那么冷战后这十几年就是世界
陆军向“轻重并举’’转型的时代。90年代后至今,由于前苏联的解体和海湾战
争,各军事强国都着手重新制定本国的军事与国防科技战略,并着手对国防科技
工业进行调整与改革,各国开始大量地削减军费开支。因此在现代化高技术条件
下的战场条件下,低成本、高机动性能的轻型军用越野车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青睐。
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也使得轻型军用越野车的发
展驶入了一条快车道。世界各军事强国对军用轻型越野车的研制非常重视,纷纷
推出自己的新一代高机动性能轻型越野车。被称为同尔曼野狗的野犬一I和野犬一
II相继由德国KMW公司研制出来;意大利菲亚特一依维柯防务公司也不甘落后,
其研制的轻型越野车MAY一5也粉墨登场,在世界军火市场上与德国的野犬一II、
美国的悍马等一争高低;瑞士莫瓦格公司研制出的被称为莫瓦格之鹰的鹰~Ⅳ更
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军用轻型越野车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享誉全球的美国悍马、
英国兰德一路虎、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双子星座乌尼莫克和G系列也同样适时开
发出了最新改进型的军用轻型越野车。其中当属美国的悍马轻型越野车最为有
硕十学{=):论立 第~章绪论
名,特别是在两次海湾战争中,美军的悍马军用越野车以其卓越的性能而名声赫
赫【‘司。
曩嫩
匮j
图卜1悍马M1038型越野车
现代陆争要求诸军、兵种在复杂多坐的战场J:,克服天气、地形障碍,以快
速机动实现怫同作摧。因此,对军用越野车辆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悍马车J下是
在这样的需求下应运而生的。
悍马车的设计思想体现了高机动性、良好越野性和适于变形的多样性。悍马
M1038整车采用铝合会车身和车架,玻璃钢发动机盖,质量轻并且强度高;车自
重约2jt.净载重可达1.9t;动力装置采Jl{通Hj汽车公刊的V型8缸风冷柴油
机;d*后桥均采片{独特的轮边减速器和l『【|轮独扯恳挂系统:1 83m的超宽轮距、
超宽断面无内胎越野轮胎以及中央充气放气系统.使悍马车能爬上60%的斜坡。
其主要技术参数如F表所示;
袁卜1悍马M1038主要技术参数
整1外形尺寸(M1038m)(111) 4 72x218×l83
驱动形式
发动机刑式 8缸6.21风玲柴油机
输山功率(kw) 127/3400
最高时谜km/h
传动系统 网档自动变述
制动裴置 珊式
转向机构 动山辅助转向
最小转向小径(m)
正是龋J‘所具备的这些优异性能,悍马越野车在两次海湾战争中战功卓著,使其
赢得了“越野之土”的黄誉,卒今仍旧是军用轻l”越野牟的典范。
22我国军用轻型越野车的发展状况
我固军用越野牟的发腿也经历了~个相当艰难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
段。出r整体工业基础的限制以及前苏联川出发展重型越野车的缘故,建国后我
田军用轻型越野车的发展螭本处F停滞的阶段。卣到1960年12月,巾央军委总
参谋部F达第’机械]:业部所腻的北京汽车制造厂研制、q-产年州轻型越野车的
任务。1963年丌始分别在第汽车制造厂和南京汽车制造r组纵1吨.25吨和
硕十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3
5吨越野车的生产。60年代后期。山北汽制造的Bj一210和南汽的N J一230先后
投产.标志着我蚓第一代年Ⅲ轻型越野车的诞生【…。
图卜2BJ.2】0越野车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团军用轻型越野车的发展也跟随世界的脚步步入
了条快车道。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相继推出了NJ2045和NJ一2046等型号
的轻型军用越里f车…。
图t-3NJ-2046越野车
NJ_2046越野车装备的索非姆发动机采川增压或增压中冷技术,配备了北京
博格华纳的5速联体变速器一分动器,齿轮齿条式助力转向器,带差逮锁的自口桥,
制动间隙分别自动和半自动调整的前、后制动器。该车以其良好的动力性、经济
性和可靠性迅速大批量地装备部队,足日前部队轻型越野车的主力车种之 。
另一种主力车利,是山北京吉昔公司研制成功的北京“勇士”战地越野车【5l,
该车于2005年5月,山北京吉普公讨在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品博览会上
宣布研制成功。
该车装备了日产32升排量增压中冷柴油发动机,发动机3600转每分钟时
输出额定功率为10l5y-瓦,最大输出扭砸可达313牛米,…m匹}j已有技术先
进、质量轻、噪音小的三维同步结构的血迷血挡同步手动变速器,传动效率高。
j11:/71",“勇I:”还配制了一般车型不j}备的烈体制仝球11星导航定位和无线集群
通信系统.使该年的信息化水平提尚了个大的台阶,真lF体现了新时删我军实
现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的H标.也枷;忐着我军第一二代'oditJ轻型越野牟
硕十学什论文 第一节绪论
的研制扶得了较16j】满成功
图卜4北京勇士吉普
近几年柬,在嘬持军民一体化,建设和完善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
影响下,新型军用轻型越野车的研制义取得了重人的突破。2006年12月。具有
完仝自主知口{产权的笫三代越野车东风“猛士”越野车在东风汽车公司宣斫珊制
成功”1J。
东M“猛上”15吨级高机动忖!轻型越野车,是一个系列化、多用途,全新
的第三代高技术的战术平台.整车战术技术性能达到幽际同类军车先进水平。该
车对其承载系、转向系、制动系、冷却系、传动系和电器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对
动力系、ABS系统进行了集成创新。
圈】.5东风。猛士”越野丰
表1.2东风“驻士”越野车参敷表
乍颦(尊排软顶EQ2050ER) 参数
Kx宽×高(mm) 4698x2174x2412
址斋质培(kg) 3250
档拽质墒(kg) l 1 750
硕+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允许最大总质量(kg)
5000
允许拖挂质量(kg) 2000
接近角(o) 70
离去角(o) 45
最小离地间隙(ram) 410
最高车速(km/h) 105
最大爬坡度(o) 30
垂直障碍(mm) 450
装备东风112千瓦增压中冷柴油机、膜片离合器和五档手动变速器,得到了
很好的经济性,续驶里程可达900公里;装备145千瓦V8电控增压柴油机和四
档液力自动变速器,O"--80Km/h的加速时间为17秒,最高行使车速可达135I(IIl/h,
续驶里程可达600公里;此外它还可以装备东风康明斯高压共轨电控发动机,能
同时获得更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水平。该车型具体参数如表1-2所示。
1.2.3军用轻型越野车的发展趋势
综上关于国内外轻型军用越野车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未来轻型军用越野车
的发展主要有以下趋势:
(1)越野车的动力源将广泛采用大功率增压柴油发动机,可以提高车辆的
最高车速和加速性和续驶里程等动力指标,同时柴油发动机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这也是目前世界汽车发展的大趋势。
(2)越野车多数采用先进的独立悬挂系统,以改善成员的舒适性;先进的
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使得ABS/ASR系统、自动化轮胎中央冲放气系统、电
液后桥转向系统以及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以及先进的全球定位系统等在越
野车上将会得到普遍的运用,进一步提升其机动性能、操控性能和越野性能。
(3)伴随着材料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军用轻型越野车将会越来越多地采
用质量轻、强度高的高性能新材料,以降低越野车重量,同时也有利于为其装备
必要的装甲防护。
此外,最为明显的一种趋势是越野车采用的变速器越来越朝着高档位变速方
向发展。从上面的分析中可知,从最初的BJ一210的四档手动变速器到后来的北
京“勇士”吉普的五档手动变速器,再到最新研制成功的东风“猛士”的五档手
动变速器以及四档液力自动变速器。从目前的车市上看,大量的六档变速器在汽
车上的运用已经屡见不鲜了,~汽“奔腾”、长安马自达6等中高档车上都采用
了六档手自~体变速器。山西大同齿轮集团更是率先设计出了DCTJIOOT七挡变
速器。其结构和技术参数分别如图(卜6)和表(1-3)所示【引。此变速器已经成
功运用于国产的某些载重汽车上。
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图1-6DC7J100T七挡变速器结构图
表1.3DC7J100T七挡变速器技术参数表
换档形式 三至七档同步器换档,一、二、倒档结合套换档
变速箱 档位 四 五
—!。
七 R /、
速比 OC7J100TA 8.4 5.52 3.62 2.36 1.54 1 0.79 8.63
DC7J100TC 10.68 7.02 4.602 2.99 2.09 1.46 l 10。98
输入最人扭矩 980N.m
输入最大转速 3000rpm
润滑油 GL一4 90#中负荷1:辆齿轮油
灌油容量 、0L
排挡位置
ⅥI/)(V)(111)(I)前
选 人、七档10.67o(行程11)
(上盖
一
工 丫
、
档 四、五档5.17
o
(空)
导块 . 。I \. 一 摆 二、三档10.5o(行程11)
V1)(IV)(117 (R)届
位置) 角 一、R档2l。行程(22)
换档摆角15.30(行程14.5)
这些高档位变速器可以优化与柴油机动力源的扭矩及功率等匹配,同时和配
备各种先进的差速器以及离合器等来共同提高提高车辆动力性和经济性。下面以
四档变速器为对象分析车辆的动力性【91。
本论文采用传动功率损失率作为动力性能发挥程度的评价指标。
车辆驱动力f以及车速屹的关系式OHT-
F:—Melo—lgrl (1.1)
。
心
心啮舻黼2警
㈤2,
6
硕士学位论文 第~章绪论
式中:必——发动机的有效扭矩(N.m);
L,乞——分别为变速器和减速器的速比;
绣——传动系效率;
疋——车轮滚动半径(m);
吃——发动机转速(r/min);
F——车辆驱动力(N);
%——车辆的行驶速度(Km/h)。
图示(1-7)为装有四档变速器的车辆驱动力与车速关系图,盐线上方的区
域为因发动机功率所限,车辆不能达到的工作范围,下方的阴影部分为车辆功率
损失的工作区。
在车辆前进档数一定的条件下优选变速器各档的传动比,使车辆的传动特性
最接近理想特性,即图中阴影最小。
F。
F。。,
图中,1一一装有等功率发动机车辆的传动特性曲线;
2、3、4、5一一装有四档变速器车辆分别在一、二、三、四档时的传动特性曲线
图1.7四档变速器车辆传动特性曲线
对于13档变速器,第j档是车轮的驱动力:
历=警
㈨3,
式中:-=Lt,第j档时变速系的速比;
发动机扭矩用多项式表示:
M=∑吼磋
(I-4)
k=O
式中:所——发动机扭矩模型中多项式的阶数;
吼——多项式中的系数;
那么第j档时,驱动力F在传动特性曲线图中所围面积为:
7
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牛胁:∥竿一o.377玩薹吲1制+1)m5,
式中:,乃+,——发动机在第j档时的转速工作范围;
另瓯:—0.3了7丁7r/ ak,则n档变速器各档驱动力曲线E所围面积和为:
庀+l
彳。档和2喜f“乃咖2喜薹瓯(嘭:一矿“)
c・ ・ 6,
因恒功率发动机具有特性:
P=哆怫=const=M,np
式中:Mp,%——发动机在最大功率时的扭矩(N。m)和转速(r/min):
故理想特性的驱动力E如下:
(1.7)
f=半丝%=半‰
m8,
理想驱动力曲线下包围的面积为:
么旷e互西-0.377协Mpnp.1n詈
(1-9)
式中:‰i。——车辆的最低稳定车速,是在传动特性图中对应最大驱动力时的最
高车速(Km/h):
‰——传动特性图中,车辆的最高车速(Km/h)
定义传动功率损失率靠为:
昴=等≥2
0.377rI Mpnp.In导一∑∑b。(唰一∥)‘
———————上业—盟上生————一
(1.10)
o.377r/ Mpnp.hl导
rilln
传动功率损失率鼻反映了车辆实际的动力传动系特性与理想的动力传动系
之间的差距,也能反映车辆动力性的大小和车辆动力性能的发挥程度。靠越小,
传动系统与发动机在动力性能发面匹配得越好。
8
硕十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从上式知,靠只是刀,的函数,传动功率的损失率只与变速器的档位数和换
档点速度所确定的各档转速工作范围有关。从上图(1—7)可以清楚地看出,档
位数越多,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越小,动力性越好。为此,目前的车辆设计方面广
泛采用高档位变速器,通过优化目标控制选择最优换档车速来尽量提高车辆的动
力性。
从以上分析可知,虽然轻型军用越野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方面性能也不
断得到改善,但是应该看到几乎所有的轻型军用越野车的传动系统仍旧采用的是
传统的机械传动或者是液力机械传动,由于这几种传动方式各自存在着不足,制
约了越野车性能的进一步提高,而目前迅速发展的电传动、静液压传动等传动技
术为将来越野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1.3车辆传动方式的发展现状和比较研究
目前车辆的传动方式主要有纯机械、液力、静液压和电传动四种。
1.3.1纯机械传动
纯机械传动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较高,曾经普遍应用于车辆领域。
但传统的机械采用有级变速需要频繁换挡以满足车辆动力性要求,劳动强度大,
很容易造成驾驶员疲劳,从而降低了行驶安全性。并且很难保证发动机始终处于
最佳动力性或最佳经济性工作状态,还存在换挡时的动力中断问题,严重制约了
车辆性能的提高。
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VariableTransmission简称CVT)可以有效
地解决有级变速器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可使发动机工作在较高的效率区;有最
大的燃油经济性和最低的排放污染;操作方便,降低了驾驶员的疲劳强度;可以
控制发动机的转速在小范围变化而车速在较宽的范围内变化,这样可以使发动机
的工作状态比较稳定;能较好地协调车辆的外界行驶条件与发动机的负荷,充分
发挥发动机的功率潜力。由于以上优点,无级变速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它的
优越性能被认为是车辆理想的传动形式,它可以根据行驶状念和发动机工作状态
使车辆达到最佳的行驶性能[10~131。
无级变速器的研究并非一帆风顺,早在1886年,德国Daimlar-Benz公司生